伊莎白•柯鲁克女士。图源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据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官微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柯鲁克女士,于2023年8月20日0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8岁。
这位著名国际友人、人类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荣誉教授,一生关注中国农村发展,与重庆璧山结下了80余年的深厚情谊。2019年,璧山区授予她“重庆市璧山区荣誉市民”称号。
(资料图)
华龙网根据公开报道资料整理,还原这段历史渊源,一起送别为中国奉献一生的国际友人。
一场实验
开启“世纪情缘”
1915年,伊莎白出生在四川成都,父母是加拿大传教士,在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任教。她大部分童年和少年时光在中国度过。
父母常带着年幼的伊莎白在四川的山里游玩,她因此接触到很多少数民族人群,并渐渐对人类学产生了兴趣。
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刚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的伊莎白选择回到中国。
当时,中国的海盐供给线被日军切断,盐价暴涨,民不聊生。中华基督教协进会计划在兴隆场(今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筹建食盐供给合作社,向穷人提供买得起的食盐。
1940年,由晏阳初牵头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璧山作为“试验县”开始试点华西实验区。
当年10月,经晏阳初介绍,对中国乡村多有了解的伊莎白,受邀来到兴隆场,协助调查全乡1500余户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
这场乡村建设实验项目,开启了伊莎白与大兴镇的“世纪情缘”。
调查并非易事。当时,兴隆场的社会环境复杂,匪患猖獗,村民们人心惶惶。一个外国人,如何才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
伊莎白的“秘诀”就是调查时从不带笔和纸,即使后来与乡民们熟悉后受到热情接待,她一举一动也尽量小心谨慎,避免引起主人的不安。
就这样,伊莎白白天走访调查,晚上再将调查材料用英文打字机记录下来。在那段不同寻常的日子里,伊莎白外出时常常穿着和当地人一样的草鞋,不同的是要拿一根棍,防止狗咬。
伊莎白通过社会调查,用一幅幅世俗风景体现贫困户的吃穿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等内容。这场战火纷飞中的乡建实验虽以失败告终,但也是对乡村旧有社会改造的重要一步。
1942年初,由于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变化,建设项目被迫中止。伊莎白带着遗憾告别兴隆场前往英国,与大卫·柯鲁克结为夫妻。
六度重访
结下“深厚友谊”
1947年,伊莎白和丈夫再次选择中国。
夫妇二人应邀在一所新成立的外事学校教英语,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外交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该校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即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伊莎白成为学院英语系的一名教师,一做就是半辈子。
但是,伊莎白始终无法忘记兴隆场的一切。
上世纪80年代伊莎白(左三)在璧山和当地居民的合影。图源重庆日报
20世纪80年代初,伊莎白离开教学一线后,再次打开那只盛放着兴隆场调查资料的抽屉。她决定将这些宝贵资料编撰成书,让青年学生对旧中国乡村社会有更多了解。
1981年8月,66岁的伊莎白重返阔别许久的大兴镇调查访问。此后,她又分别于1983年、1997年、1999年、2001年和2004年五次重访大兴镇,为写书体验生活、收集资料。
“她每天都早出晚归,中午也顾不上休息,穿梭于农村、企业、学校、农家之间。”曾陪同伊莎白调查的原大兴小学校长巫智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80多岁的伊莎白精神矍铄,白天走访调查,晚上还要整理资料。
六次重访大兴镇后,伊莎白终于得偿所愿。2013年1月,伊莎白编撰的《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一书正式出版。
这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第一部由西方女性及其中国合作者完成的逐户采访式的社区调查报告,对于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农村的经济、教育、性别关系、乡村建设实验等具有重要意义。
伊莎白不只是到大兴镇搞社会调查,她为这里付出了更多。
在《兴隆场》中,伊莎白记录下来当时人们对西医的态度:“绝大多数老百姓‘信巫不信医’,普遍把巫术当做治病的法宝。”
调查工作之外,伊莎白还和同事们开办小诊所、育婴小学、贫民识字班等,免费招收贫困儿童,教孩子们识字和卫生知识。
伊莎白到兴隆场半年后,当地人对西医的态度才逐渐好转。“一年之内兴隆场人的看病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患头疼脑热、被烧伤烫伤的都往诊所跑。”
1999年,伊莎白与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的好友柯临清教授来到大兴镇,设立了“伊柯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她将每月收入少部分留作生活费,大部分存入“伊柯专项基金账户”。截至2020年,“伊柯专项基金”共资助大兴镇40余名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
再“回”璧山
亲人“一生不忘”
在璧山大兴镇,伊莎白可以说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外国人了。
大兴镇的老人们知道,这是一位漂亮的外国姑娘,抗战时期在大兴镇搞社会调查、开诊所、教认字;年轻人们知道,这个外国老人多次来过大兴镇,资助了不少贫困孩子读书。
2019年6月24日,重庆市璧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授予伊莎白·柯鲁克教授“重庆市璧山区荣誉市民”称号。
伊莎白被授予“重庆市璧山区荣誉市民”称号。图源璧山区档案馆
2020年,105岁的伊莎白在京签署捐赠协议,将她珍藏的与璧山有关的10箱档案资料全部捐赠给璧山区档案馆。
这10箱档案资料,包括伊莎白1940年代在兴隆场调查的原始资料,以及当时与家人往来的100多封英文书信;撰写《兴隆场》一书过程中的历次手稿;1981—2004年间6次重返璧山的调查资料;与当地群众及贫困学生的往来书信等。
璧山区档案馆展厅,设置了璧山兴隆场专题特藏室,伊莎白捐献的资料存放在里面进行展示。当时,伊莎白表示,“这些资料是属于璧山人民的,应该交给他们。”
2022年5月27日,作家谭楷出版的《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成渝两地阅读分享会在大兴镇举行。
人在北京的107岁的伊莎白·柯鲁克和儿子柯马凯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一起出镜,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回”到璧山。
伊莎白(右二)在北京的家里和儿子一起整理当年的家书。崔力 摄
“她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来到璧山,兴隆场是她的人类学研究工作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她心里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也最令她神往。”当时,柯马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妈妈很难再回璧山,“与璧山亲人们的深厚情谊,妈妈一生都不会忘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黄宇 综合新华社、重庆日报、上游新闻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关键词: